文 / 2022網路治理研習營實習學員 韋O祥
- 主持人:Tomas Lamanauskas, Managing Partner of Envision Associates
- 與談人:Delphine Bernet-Travert, David Ringrose, Filipe Batista, Valter Nordh, Eka Kubusidze
來自歐盟對外事務部(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的David Ringrose 開場說到主權的概念是有選擇的自由,歐洲致力於支持發展開放自由的單一安全網路。在BELLA計畫中,2021 年 6 月與合作夥伴興建了EllaLink海纜,讓拉丁美洲得以與歐洲直接互聯,此計畫除了硬體投資外,也讓雙邊符合GDPR規範,是標準上的整合。
擔任獨立管制機關小組 (Independent Regulators Group,IRG) 秘書長的Delphine Bernet-Travert分享從政治傳播角度切入的觀點,他點出不同政治敘事用詞本身就代表不同立場,例如講到歐洲主權 (Sovereignt) 時並非意指陶片放逐法 (Ostracism) 的那種,而是引出歐洲堡壘 (Fortress Europe) 的概念,而這本身就帶有部分負面意象。
來自喬治亞經濟與永續發展部 (Ministry of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eorgia) 的Eka Kubusidze提到國內與周邊五個國家都有光纜連線,將發揮自身處於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地理優勢,以歐盟觀點出發,並支持歐洲維持網路開放存取。
代表葡萄牙通訊管理局 (ANACOM) 的 Filipe Batista 講到歐洲支持數位保護 (protective) 的概念,因此能有主權及自治,但因為歐洲是開放市場,並不會成為數位保護主義 (protectionist) 。Filipe拋出了兩個問題,首先歐洲雖然本身市場很大,但如果未參與其他數位市場,不太可能成為全球數位經濟的領頭羊;歐洲是第三大數位資料儲存國,如果想成為世界級的資料匯流中心,就必須保持與世界的連線,並保證可連線性的安全及冗余。
北歐研究教育網路 (NORDUnet) 執行長 Valter Nordh 提到合作是最重要的關鍵,學術社群及研究單位會互相合作,因此不太認同歐洲堡壘的概念,而是認為可以將歐洲視為一座島嶼,需要確保和世界上其他島互聯。網路連線性對學術社群是重要的,當網路品質達到一定水準,學術社群會開始以我們從未想到的方式使用網路,將提出創新的點子,而最後還是要走到社會大眾才能達到完整循環。
有與會者提到關於資料跨境移動的問題。以往伺服器都放置在一起,而現今運算伺服器與儲存叢集可能位於不同的國家,產生了很多資料跨國移動的需求,除了增加對骨幹網路的需求,也因而衍生一些法律上的問題。學術社群在意的是研究本身,不在意網路底層走過了哪些國家。
更多EuroDIG 2022會議資訊,可前往官網查詢 https://www.eurodig.org/
※指導單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II產業發展協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