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2022網路治理研習營實習學員 江O毅
做為本次EuroDIG正式會議期間的第一場對談,由國際多利益相關方組織網際網路與政策網絡管理的聯合創始人兼副執行董事的Paul Fehlinger 主持,邀集執行副總裁兼歐盟執委會競爭事務專員Werner Stengg、義大利國家創新基金總裁Francesca Bria、歐洲數位基礎設施、隱私和安全總監Alberto Di Felice及Access Now組織歐洲政策總監Fanny Hidvegi,共同討論歐洲的數位主權狀況,並反思歐洲是否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以保持網際網路的安全和開放。
Werner Stengg表示,他認為數位主權是給與歐洲公民、企業、政府對於數位轉型的控制權,他並提到歐盟執委會已經開始著手許多達成此一目標的行動,其中一個核心理念是民主價值,因此在進行這些行動時,歐盟執委會希望事由民選的組織團體來處理規則制訂而不是私人企業,希望能形塑一個更強大、獨立、廣泛接受意見、有活躍參加者、堅持自身價值的整體;對於目前歐洲在數位主權議題上是否朝著正確方向,他認為應該重新思考甚麼是「方向」,以形成更強而有力的人本數位政策,目前歐盟有已成為一套體系的眾多法案,綜合這些人本視野、策略方向、創新領航的法制架構,他認為歐洲有在對的方向。
Francesca Bria認為科技與數位主權也意味著政治與經濟主權,是多個不同面向的綜合體,數位主權做為一個社群應該能夠設定技術發展方向,來達到社會、環境的永續性;她提到目前對未來數位社會有兩個占優勢地位的模型,其一主要建基於矽谷的科技巨擘模型 (Big tech model) ,帶有美國作家Shoshana Zuboff 描述的監視資本主義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色彩。其二是以中國等數位威權為代表的大政府模型 (Big state model) 。她期待歐盟走第三條路 – 大民主模型 (Big Democracy model) ,一種根據憲法架構保障數位隱私權、資訊自決權,強調民主、法治、公民參與的路線,在形成數位主權的概念時以民主為核心,透過包含歐盟數位服務法案 (Digital Service Act) 、數位市場法案 (Digital Market Act) 、數據法案 (Data Act) 、數據治理法案 (Data Governance Act) 、人工智慧法案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 以及GDPR在內的眾多法案,形成一個遠比現存科技公司規範更好的系統,一個更民主自由的經濟系統,更保護基本人權的數位未來,以成為一個供全世界參考的典範。她認為這次的疫情中,歐洲在疫苗技術移轉給非洲及南方世界上展現了領導力,而現在歐盟正在透過數位主權議題創造更多的民主,因此她認為歐洲在此議題上有朝著正確方向。
Alberto Di Felice引述官方定義表示,數位主權是考慮到全球市場中存在的最先進技術的同時,在公、私兩部門建立和維持關鍵科技的技術和專業科學知識的能力。他認為使用主權 (Sovereignty) 這個詞進行討論並不適切,因為對它內涵的理解存在普遍的歧異;過去一、二十年來,時常聽到由於歐洲對數位主權的意識起步太晚,因此受到美國大公司支配的相關論述,然而其實歐盟一直有規範,因此他認為更準確地說,歐洲並不是沒有數位主權,只是現在發現規則不太夠用,而他認為不同的政治體制都會面臨此議題,換言之,他的觀點是,數位主權不是地緣政治的問題,也不是矽谷與歐洲的對立,而是在討論社會及資本主義的未來應該怎麼發展,所以,應該更民主多方的討論,建立新的規則,幾年後再回來檢視規範是否漸趨完整。就商業的角度來說,若希望歐洲公司可以在數位化過程中得利,在這個單一市場中仍有許多障礙。關注太多地緣政治,對大多數公司並沒有助益,應該包含全球視野,確保在數位化的立法過程中,不會建立一個惡名昭彰的牆,傷害歐洲的公司及其發展能力。
Alberto Di Felice表示他觀察到普遍存在的保護主義,而他認為這會傷害商業發展,因此就他的觀點而言,目前歐洲在數位主權議題上,並沒有朝正確方向發展。
Fanny Hidvegi表示,她認為歐洲數位主權的意涵是歐洲有能力設定自己的數位發展方向,而不是以利潤和監控為導向,這首先包括確保內部基本權利的法治和民主,其次以歐洲人民為中心透過外部關係來推廣這些價值觀。她提及因為來自匈牙利的背景,她希望將討論帶到數位主權框架的部分,檢視使用主權 (Sovereignty) 論述的個體,這是國族主義、保護主義時常使用的詞彙,包含許多面向,如:數據保護、數據串流、網路安全、國家安全,從法國總統大選的例子可以看出,數位主權、數據的價值被當作一種政治商品,她表示即便清楚知道政治現實中有數據交換的討論,她仍認為人權考量不該成為談判籌碼,因此,她認為討論應該建立在基本權利架構上而不是數位主權上;接著她提及,除了民族主義的觀點,主權論述也被使用在政府監控,例如惡名昭彰的歐盟外部邊境安全局人工智慧邊境管制計畫。她提醒需銘記在心的是,歐盟執委會不是獨立的權威單位,也沒有太大的實權敦促各政府落實法案,因此給了某些政府濫權的可能,Access Now作為服務全球的組織不得不說,既然實際上歐美在此議題上仍有待改善,因此並沒有立場告訴全世界的其他國家,民主應該長成甚麼樣子。最後,她認為以現有的以及正在形成立法或調整的法案而言,在很小的數位世界中,歐盟的發展在對的路上,但在更廣闊的民主規則的法律議題上,她並不樂觀。
更多EuroDIG 2022會議資訊,可前往官網查詢 https://www.eurodig.org/
※指導單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II產業發展協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