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ALO 在今年3月中的 ICANN73 會議期間舉行了一場關於區塊鏈 DNS 的討論,討論內容非常有趣,主要介紹了區塊鏈技術所建構的DNS體系的進展,講者從最基礎的區塊鏈及NFT運作原理,再談到這個由區塊鏈技術所建構的去中心化網路中對域名的需求,接著舉了 3 個比較成熟的案例,包括以太坊域名服務(Ethereum Naming Service,.ETH)、 Solana 域名服務(Solana Name Service,.SOL),以及 Handshake Naming Service。
講者也引用了相當多的數據來支持其論述:去中心化的域名體系成長的速度飛快,而瀏覽器不支援是當前最大的問題。他也提醒,decentralized web 現階段並非完整方案,也還在早期階段,目前也只能透過瀏覽器外掛方式,繞過 ICANN 根伺服器解析,到達這些屬於去中心化的域名所在。
當然,支持ICANN DNS 體系者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對現有網際網路穩定與安全的衝擊,例如當今網路服務多仰賴 DNS 解析結果,當 DNS 獨一性不再,有可能將使用者引導至錯誤目的地,也可能造成如DNS 快取記憶體中毒(cache poisoning)等結果。
區塊鏈DNS是與ICANN所創建出來的DNS空間平行的另外一個的世界,兩邊採用了完全不同的運作邏輯,也沒有甚麼交集。特別是因為去中心化DNS 一切自由開放,任何人都可以當創造出一個域名或甚至頂級域名,在沒有遊戲規則、沒有爭議處理機制、沒有消費者保護概念之下,以不可思議快的速度在發展。在本場會議的討論中,講者甚至預測,到了2030年去中心化DNS世界中的頂級域名數量可達到一億個,而ICANN在開放第二輪申請後,屆時也可能只有 3000 個。如此的發展,不只是對ICANN 既有的DNS系統產生衝擊,也對按ICANN遊戲規則在運作的頂級域名營運者而言,十分不公平。
例如,當我想要為台灣美味的香蕉申請「.banana」頂級域名作為台灣的蕉農對國際行銷台灣香蕉用途時,我還得再等上個幾年 ICANN 宣布開放第二輪 new gTLD 申請後才能遞出申請,隨之而來的是不斐的申請相關費用,還得遵照 ICANN 訂出的諸多申請條件才有可能邁出第一步,這些條件可能是證明我有能力支持未來頂級域名的維運、取得香蕉相關團體支持我可以代表大家去申請的支持信、說明我的技術能力並附上災難應變計畫、解釋我的頂級域名如何造福香蕉社群等等等。
但是在去中心化世界,這些都不用遵守!
對擁抱創新者來看, 去中心化DNS在2030年會有一億個TLDs的未來可能發展,也許是個有無限創新機會的新疆土;但是對 ICANN 社群而言,可能是一個災難。
再次推薦這個有趣的場次:https://73.schedule.icann.org/meetings/LNpr7rJ27eueDkZ4x
Image: Digital cloud photo created by rawpixel.com – www.freepik.com